這其實是上個月在 ProductTank Taipei 聽到 Stanley 與 Peter 兩位大大分享之後的心得,但最近實在忙翻了一直到現在才有時間可以好好記錄下來。
然後我覺得這場大概是我聽了這麼多場 ProductTank Taipei 裡面,整個體驗數一數二好的。雖然有兩位講者做搭配,但是整體內容由淺入深去針對產品指標做說明,聽完之後也覺得的確對這個主題有了更完整的了解、有滿滿的收穫。
Stanley 這部分我覺得最大的重點,就是帶大家認識北極星指標是什麼。
首先,營收與產品價值,應該是要被同時關注的。換句話說,也就是如果產品能夠提供價值的話,就能帶動營收。
的確聽起來是很理所當然的一句話,但做起來其實是有一定難度的。很多產品即使做得好、賣得好,但卻不見得能夠帶來營收,或甚至是多賣一個、就多賠一個。
所以北極星指標是什麼
- 能反應 Customer Value
- 與願景、策略、營收高度相關
- 是量化指標
- 容易理解
比如說 Spotify 的北極星指標是用戶聆聽音樂的時間、airbnb 的北極星指標是訂房數、而 facebook 的北極星指標則是 MAU (每月活躍用戶數,Monthly Active User)。的確都很好理解、可以量化,並體現產品的價值,而且也能夠與營收產生正相關。
不過 Stanley 也有提到不同類型的產品 (例如交易類型、或是生產力工具類的產品)、以及不同的商業模式 (例如 B2C、B2B、SaaS),也都會影響到如何訂出北極星指標。但我覺得整體來說,是可以透過以下這個清單去進行確認的 (就直接借用講者的簡報了)。
而 Peter 則是接續下去,再接著把產品指標進行拆分,去找出哪些環節會對產品指標有影響,來做出更完整的衡量。
當中最精華的部分應該就是這張圖了 (一樣直接借用講者的簡報XD)。
Goal Metric
- 先從中間的 Goal Metric 開始,這也是最核心可以體現產品價值的區塊,包含如何衡量產品對用戶提供的價值、以及產生出的營收。
Ecosystem Metric
- 接著在 Goal Metric 之上的 Ecosystem Metric,則是整個組織的願景與目標;以及這樣的願景與目標,和 Goal Metric 之間的關聯性是什麼。(如果連不太起來,那是不是表示這個產品可能對公司目標沒有太大關聯性呢? XD)
Operational Metric
- 而 Goal Metric 再往下一層則是 Operational Metric,要去找出哪些具體的事項能夠對 Goal Metric 產生貢獻,進而再拆分成團隊可以執行的任務。
- 這邊的關鍵會在於能否找到「因果關係」,而不只是關聯性,這樣才能確保 Operational Metric 提升的時候,真的可以帶動 Goal Metric。例如夏天的時候會看到冰品銷量變好、同時溺水的案例增加,但這兩者並沒有因果關係;同理,經典的尿布與啤酒的案例也是。
Counter Metric
- 最後則是大家容易忽略的 Counter Metric,也就是指標拉升起來之後,可能會出現的 Trade-off,這當然也是需要一起進行評估的。
- 而方向上則可以去思考看看這個產品,是否與其他產品有共同競爭的資源;例如以 facebook 來說,提升了影片的觀看時間,可能會讓貼文的閱讀時間較低,那就是互為 Counter。
總結
其實就像最後 Q&A 也有人問到的,當資源有限時要如何取捨的問題一樣,這時候要先思考的是,對公司來說最迫切的議題是什麼。也就是說,同一間公司在不同階段要關注的指標都很可能會不同了,更何況是不同的公司、不同的商業模式與產品類型。
所以我覺得去找出最適合的指標,的確對公司與產品,都是很重要的課題。而且沒有最好的、只有最適合的,也就是這個指標很可能會視情況去進行調整。
而我覺得這場演講帶給我最大的收穫是,有得到一個框架,去進行比較完整的盤點,進而找出最適合的指標。
延伸閱讀之兩位大大的簡報檔案:
以及 Product Tank Medium 收錄的更詳細的心得:
- ProductTank Taipei #23(上)如何訂立北極星指標
- ProductTank Taipei #23(中)如何找到合適的產品指標
- ProductTank Taipei #23(下)活動後記與 Q&A
之前聽矽谷阿雅的分享,也有提到 facebook 衡量 Counter Metric 的方法,有興趣可以參考下面這篇:
最後還有更多的 ProductTank Taipei 演講心得:
謝謝您看到最後!
若您喜歡我的文章,歡迎留下一些留言、按下「拍手」給我支持、或是「Follow」我,讓我提供更多文章給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