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用每日確診人數是無法判斷疫情趨勢的

Mike Pan
7 min readMay 29, 2021

--

先說一下,本篇不討論校正回歸,因為不管是校正回歸前的每日確診人數、還是校正回歸後的每日確診人數,其實都是無法直接判斷疫情趨勢的。

因為還有其他數據是同時需要去了解,並搭配進行判斷的。

確診人數與確診流程

在 5/17,也就是台北市與新北市剛宣佈升級至三級的時候,我寫了一篇文章來說明確診人數這個我們每天都在關注的指標,是什麼樣的意義。

再來看看確診的流程

這邊也就直接再附一下在疾病管制署官網上找到的資料,關於一個病例被判斷為確診之前會經過的流程。

如果要做一些簡化,那大概會有以下三個階段。

  • 通報:主要是有符合某些條件,例如出現相關症狀、或是與確診者有密切接觸。
  • 採檢:就是進行檢驗的動作。
  • 確診:判斷檢驗的結果是否為陽性。

這幾個流程之間的關聯是什麼

在上面那篇文章中有提到,確診人數的領先指標,其實就是通報人數與採檢人數、以及之間轉換的比例

而我們就先不看更前面通報的那個環節,這邊光是看從採檢到確診這段就好,其實就會發現除了確診人數這個指標之外,還需要看採檢人數、與中間轉換的比例 (也就是陽性率)。

當然在確診人數已知的情況下,其實採檢人數與陽性率只需要知道其中一個就好。因為「採檢人數 x 陽性率 = 確診人數」,所以知道其中兩個,就可以推算出剩下那一個。

只看確診人數會發生什麼情況

前面提到「採檢人數 x 陽性率 = 確診人數」,所以就讓我們列幾種不同情境來看看會是什麼樣的狀況吧。

首先,如果連續兩天的確診人數相同,都是 100 人,那會有哪些可能的情況呢?

1) 這兩天的確診人數相同、採檢人數也相同

  • 也就是這兩天都是採檢人數 10000,確診人數 100。
  • 看起來這兩天的整體狀況是有維持住的,陽性率持平。

2) 這兩天的確診人數相同、但採檢人數增加了

  • 例如這兩天採檢人數分別是 10000、20000,確診人數則都是 100。
  • 陽性率則分別是 1%、0.5%,呈現往下的趨勢。

3) 這兩天的確診人數相同、但採檢人數減少了

  • 例如這兩天採檢人數分別是 10000、5000,確診人數則都是 100。
  • 陽性率則分別是 1%、2%,呈現往上的趨勢。

也就是說,光只有「確診人數相同」這個片段資訊,其實是無法對疫情趨勢做出判斷的。因為這還會因為採檢人數與陽性率的不同,而產生出不同的趨勢。

當然我相信衛福部一定有每個階段的詳細數字、當然也就可以推算出各階段之間的轉換比例,去真正了解目前疫情實際發展情況。

但目前這些詳細數字看起來是一般民眾無從得知的,至少在衛福部網站上沒有查到,也沒看到有媒體拿到像每日採檢數或陽性率之類的數據整理出來的。

所以,看到說確診數量大致持平、或小幅增加但不是指數成長,就直接推論說疫情還算有控制住的人們,其實都是只看到了一部份的事實就直接下結論。這其實是很危險的一件事,跟盲人摸象有 87% 像。

https://commons.wikimedia.org/wiki/File:Blind_monks_examining_an_elephant.jpg

這其實就好比,在評估籃球員的進攻能力時,只看投進多少球、得了多少分,而不看出手次數與命中率;或是在評估棒球員的擊球能力時,只看打了多少安打,而不看打擊次數與打擊率。這種只看片面資訊的情況,在進行評估時是會有很大的盲點的。

相關數據不夠齊全

而似乎在衛福部疾管署的網站上,也是找不到每日採檢數或陽性率之類的數據的,目前看到採檢數量呈現的是整個疫情期間的總計。如果是我有漏掉的話也麻煩再讓我知道。

最後還是要再強調一下,這篇不討論校正回歸;因為不管是校正回歸前的每日確診人數、還是校正回歸後的每日確診人數,都是無法直接判斷疫情趨勢的。還需要搭配採檢人數和陽性率等等的數據,才有辦法進行推測。

再來,資料是否經過後續補正的調整、以及資料是否足夠齊全能進行解釋,其實本身就是兩個不同議題。本篇只針對後者進行討論。

例如前幾天看到有人推薦的這個澳洲的疫情網站,上面就有蠻齊全的資料,包含像是各州確診數、各州採檢數與每 10 萬人的採檢比例、全國各年齡層確診/死亡數、以及全國各年齡層每 10 萬人的確診比例等等。這其實就讓民眾可以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切入去看疫情的狀況。

結語

當然,沒有足夠的數據資訊公開出來給民眾固然是一回事,也完全可以體會目前一定是以作戰為第一優先,可能政府也無暇顧及這塊。

但我覺得需要去思考的是,我們看到的數據或資訊,是否可能只呈現出了片面的情況。無論我們看到資訊傳遞者提出了什麼樣的論點與資訊,我們都應該要保有獨立思考的能力,去確認眼前的資訊是否足夠支撐這個論點、是否還有其他可能的解讀方式。

謝謝您看到最後!
若您喜歡我的文章,歡迎留下一些留言、按下「拍手」給我支持、或是「Follow」我,讓我提供更多文章給您。

--

--

Mike Pan

偶爾兼差 UX, Researcher, Data Analyst 的科技業小 PM,喜歡觀察,並試著拆解生活中所看到的人事物